首 页  教学成果申报书  支撑材料  总结报告  推广应用 
成果申报书
 成果简介及解决的教学问题 
 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 
 成果的创新点 
 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 
 成果获奖情况 
 主要完成人 
 主要完成单位 
当前位置: 2019山西省教学成果申报>>教学成果申报书>>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

 

    2.1以产出为导向,构建满足工控类课程教学的与真实环境一致的进阶式实验平台

构建原则:实验设备必须先进,灵活开放,与实际工业环境一致,满足我校的设计思路和要求,能够完全自主维护;实验设备平台化、全开放,教师、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发新实验和多种创新设计。

电气自动化基本实验平台A:可编程控制器M218 PLC(24I/O)+变频器ATV312+触摸屏HMI GXO3501 + 智能电机启动器 + 接触器 + 热继电器 + 交流电机(40台)

电气自动化基本实验平台B:可编程控制器M218 PLC(40I/O)+伺服驱动器LXM23C +触摸屏HMI GXO5502 + 伺服电机(15台)

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C:可编程控制器M258+伺服驱动器LXM32A+触摸屏HMI XBTGT7340+ 伺服电机(5台)

运动控制实验平台D:运动控制器LMC058+伺服驱动器LXM32A+触摸屏 HMI STU855+伺服电机(4台)

实验平台主要应用于学生应用实践类教学,更贴近现实生产实际过程,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了解实际生产实践的细节,能够让学生参与设计、构建和调试,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。

2.2 四个实验平台按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设备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

传统的实验设备是解决某一个层次点,或者解决某一个技术或理论问题,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概念。

构建的四个实验平台,每一平台都是一个解决方案,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的设备的整体方案设计,所有实验平台可用工业以太网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整体,从一般自动化设备到柔性生产方式、MES开放接口、数字化工厂等方面整体解决方案考虑,从PLC实验平台变为解决方案平台。

2.3 以学生为中心,建立分层次、开放探索性实验教学体系。

结合我校实际情况,研究和改革实验形式,体现实验的理论性和工程化,实验模块共安排三个层次:基本实验、综合实验和开放实验环节。实验室面向通过申请的学生和教师开放,各实验平台均采用开放性设计,方便学生自主的组建各种控制系统,实验设备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。实验项目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,多门工控类课程实验、课程设计、综合实验和工控类的毕业设计均在实验室完成,通过创新实验形式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、强化实践动手能力,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、工程实践动手能力、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。

2.4 以可持续改进为指南,不断完善产学研融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

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,积极对接企业先进技术及需求,不断完善实验室条件和实验项目,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、社会适应度、条件保障度和结果满意度。将产、学、研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真正融为一体,互相渗透、相辅相成,互为补充。2019年,实验室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,施耐德公司和北京金日创公司又免费提供了两套工业物联网云平台,对现有平台进行了升级。

 

版权所有: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 邮政编码:030051
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(晋)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